中央政府门户     四川省政府门户  
本站搜索:
网站地图 政务邮箱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黑水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编辑日期: 2017-03-10

【来源: 】

关闭

  20161115日在黑水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黑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何晓兵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十二届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大发展”战略和州委、州政府建设“三区一中心”奋斗目标,按照县委“高举旗帜,团结拼搏,加快发展,跨越追赶”的工作基调,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过去的五年,是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的五年,是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五年,是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也是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逆势前行促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跨越赶超 

  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按照“调结构、转方式、增活力”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9亿元,比2011年增加11.4亿元,增长108.6%,年均增长15.8%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指标翻了一番,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等两项指标翻了三番,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全州第十位跃升至第六位,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 

  ——遵循“沟域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科学布局“六大产业”,建成24个农牧产业核心示范园,带动发展生态蔬菜2.2万亩、特色水果5000亩、早实核桃2.65万亩、道地药材2.1万亩、藏香猪13万头、凤尾鸡18万只、黑水蜂2.3万群。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农技高师包片、科技人员包点”分级服务团队。出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奖代补”政策,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专合组织177家、家庭农场4家、种养大户12户、农业经纪人58人,鼓励科技人员创办、联办生产基地,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积极对接市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加强特色品牌创建,“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核桃、青红脆李、白菜、莴笋、豌豆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成功申报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林业重点县、科技扶贫示范县、旅游扶贫示范县。2016年,预计实现农林牧业增加值2.38亿元,比2011年增加1.02亿元,增长74.8%,年均增长11.8%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生态效益农业”转型升级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毛尔盖等10座电站投产发电,总装机比2011年增加39.5万千瓦,增长48.3%,发电量累计突破200亿度。建成色尔古500千伏和石碉楼、扎窝220千伏变电站,电力输出网络更加完善。冰川泉水公司、圣洁冰川食品公司扩能增效,“九千年”泉水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区,500吨容量的冷链气调库建成投运,推动工业反哺农业、融合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生态产品加工为辅的工业体系逐渐成型。2016年,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09亿元,比2011年增加9.03亿元,增长178.6%,年均增长22.7%规模以上企业从2011年的6家增加到2016年的1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2011年增加8.05亿元,增长179.9%,年均增长23%,促进了“单一工业”向“多元工业”转型升级 

  ——秉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主动融入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加快构建“一心一环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持续做强“冰山·彩林”品牌,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冰山彩林节,休闲观光游、康养度假游、民俗文化游迅猛发展,乡村旅游活力不断彰显。积极倡导合法经营、诚信经商,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依法治旅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深化媒体交流合作,专题举办26次旅游推介会,旅游知名度不断攀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示范户280户,泽盖风情小镇、“羊茸·哈德”开寨迎客,旅游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预计接待游客148.3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120.5万人次,增长433.4%,年均增长39.8%;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3亿元,比2011年增加11.4亿元,增长478.7%,年均增长42.1%,促进了“观光型旅游”向“特色化旅游”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互联网+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邮政通信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86个,培育农村电子商务42家、快递物流11家、家政服务公司1家、教育培训机构2家,新增宾馆酒店35家、农(藏)家乐200家,新增旅游接待床位4000余张。新建13个乡镇邮政所,实现乡镇邮政服务全覆盖。全面完成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搭建银政企互动平台,培育引进2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16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22.54亿元,贷款余额15.6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亿元,比2011年增加2.4亿元,增长123.9%,年均增长17.5%,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强化税源培育,严格税收征管,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严格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偿还政府性债务7009万元;统筹整合资金28.6亿元,全力优先保障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民生项目需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预计实现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9650万元,比2011年增加1833万元,增长23.4%,年均增长4.3%,促进了公共财政由“保运转”向“促发展”转型升级。 

  五年来,我们着眼长远打基础,发展后劲得到明显增强 

  围绕“梯次储备、联动争取、网格推进、组团攻坚”的项目工作思路,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稳定投资强度,夯实发展基础,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1.51亿元。 

  ——按照“畅出口、强骨架、织网络”的交通工作思路,积极争取路网规划升级,新增1条国道、3条省道,成功将省道302线提升为国道347线,县道松黑路、黑理路提升为省道446线,乡道渔卡路、马三路提升为省道447线和省道449线。投资6.13亿元,加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国道347线“三改二”、黑理路、红扎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长河坝至马桥段县城过境干道、达古冰山至壤口段公路改造工程,雅克夏雪山隧道建成通车。加大毛尔盖电站库区绕坝路隐患整治力度,渔巴渡、达斯基、热里桥隧道全线贯通。抢抓交通扶贫机遇,建成卡红路、慈坝乡道、石碉楼乡道、松黑路路面工程及13座通村扶贫桥梁。整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村道通达工程1230公里、通畅工程1023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16个、村级招呼站80个,实现村道安防设施全覆盖,路网结构全面优化,道路等级持续提升。 

  ——加快特色城镇化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紧扣“一心、两极、三轴”城镇总体布局,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投资4.5亿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完成色尔古撤乡建镇,启动色尔古返乡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次级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达到34%全面完成农村“四改两建”,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圆满收官,巩固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狠抓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公共租赁住房518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592户,完成抗震设防危房改造942户、藏区新居1656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0户、易地扶贫搬迁542户,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投资3.79亿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坚持围绕产业建水网,完成省级小农水重点县、麻窝农业基地灌溉、“五小水利”、牧区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49万亩,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全面启动西尔芦色水利工程建设,切实优化水资源布局。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圆满完成123个饮水点建设任务,解决4.7万余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加强中小河流域治理,新建防洪堤22.4公里,完成河道疏浚49公里,抗洪防灾能力有效提升。 

  ——投资6.34亿元,加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解决84个村、48052.1万名农村群众用电问题。加快通信领域改革,成立铁塔黑水分公司,统筹通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宽带黑水、光网黑水”和“互联网+”战略,建成一级光交33套、4G基站219个、配属光缆87公里,互联网覆盖74个行政村。 

  ——投资3.53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有效保护天然林84.69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0.6万亩、人工造林4.23万亩、封山育林3.76万亩,巩固8.7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达到43.99%;全面落实生态草原补奖政策,完成草场禁牧49万亩、草畜平衡162.4万亩,建设人工草场3.2万亩;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实现连续29年无较大森林草原火灾。深入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76个、水土流失3600公顷,扎实推进农村污染连片整治,全力构建岷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五年来,我们强化保障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各项中心工作,深化“六种关系”规律认识,扎实推进“五大扶贫”,实现脱贫攻坚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突出“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核定贫困村64个、贫困群众20506815人,找准穷根,对症施策,制定1+10+17+64”脱贫规划体系。紧扣“八个一批”任务,落实“6+1”帮扶机制,以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以生态效益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杠杆作用,五年来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全力实施“十大脱贫行动”,组团化推进脱贫攻坚。预计,贫困群众从2011年的18154人减少到2016年的5034人,贫困发生率从34.3%下降到8.27% 

  ——深入分析群众收入结构,找准增长点,用好用活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林业重点县、旅游扶贫示范县政策资源,扶持农牧民从事农业生产、旅游服务,增加经营性收入。盘活土地、林地、房屋等农村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就业创业致富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3643人次,提升群众就业能力,有序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增加政策性收入。2016年,预计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0元,比2011年增加9486元,增长51%,年均增长8.6%。预计实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70,比2011年增加5640元,增长114.4%,年均增长16.9%全县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着眼均衡普惠、共建共享,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依托色尔古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优良品种试验、推广,辐射带动农业技术进步。深化县校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创建“省级科技扶贫示范县”,建成全省藏区第一个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科技服务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 

  实施教育振兴计划。投资1.02亿元,新改建幼儿园57所,建成县中学教学综合楼、石碉楼中心校及雁江中学青少年宫等17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红岩寄小等4所学校成功创建州级寄宿制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开办色尔古镇、芦花镇2所幼儿园,教育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加大与内地师资交流力度,开展骨干教师“清单式”教育援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大力发展十五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一减一助、三免一补、两减一助”等教育惠民政策,累计发放资金7739万元;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加大助学贷款发放力度,切实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大力发展藏区职业教育,1891名学生接受“9+3”免费教育。 

  实施卫生提升行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极大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实施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常态化义诊巡诊26.7万余人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免费治疗大骨节病、包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2155人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完成13个乡镇卫生院、118个村卫生室改扩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初步成型。开展县、乡、村三级康复诊疗,健全慢病康复服务体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新农合覆盖4.85万余群众、参合率达99.23%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切实降低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深度挖掘本土民俗文化,创办“卡斯达温”等5个非遗文化传习所,“阿尔麦多声部合唱”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历史文化收集整理,编辑出版《黑水解放纪实》。注重保护地域文化,完成3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及17个乡镇文化站,送文艺下乡220场次,免费放映电影8430场次。巩固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增补书籍4.3万余册。完善体育服务设施,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70个农民健身广场。精心编排《黑水锅庄Ⅱ》及本土民族歌舞,制成文化惠民专辑《猛河风·黑水情》,举办“黑水人·舞动金秋”原生态锅庄汇演等大型文艺活动8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现五险统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续扩面,参保覆盖率达78%。全面完成城乡低保清理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年均保障2.2万余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发放救助金156.8万元。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4所,居家养老服务惠及4350名失能及80岁以上老人。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有效改善518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为1984名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运行。 

  深化统计制度改革,科学开展农牧民收入统计核算,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黑水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期评估顺利通过省州验收。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县档案馆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精神文明建设、防震减灾、保密、史志、粮食、物价、气象、消防、红十字会、外事台侨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来,我们创新举措强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安定和谐 

  ——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法律七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六五”普法成效显著。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1个乡镇、14个基层单位成功创建州级法治示范单位。扎实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实施法律援助1500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11大类44项改革任务,主动承接改革事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先照后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办证程序进一步简化。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营改增”扩面,新旧税制平稳过渡;严格执行新《预算法》,财政预算管理更加规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深化农村改革,完成集体土地、林权、宅基地确权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推进。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加强民生工程落实跟踪审计,审计监督覆盖面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行领导包案、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信访形势持续向好。推行社会网格化管理,严打整治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狠抓安全生产,排查整改隐患325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引导外出人员实现“七个转变”。全面推行“村财乡管、村务民理”,民主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开展村级应急演练738场次,成功应对7.9”暴雨泥石流等4次重大自然灾害,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巩固民族团结成果,成功创建13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社区)。争取“两项资金”3888万元,建设乡村道路54.1公里、便民桥梁2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19户,为2200名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坚持“大民生”带“小民生”,投资2207万元,完成8座寺庙道路、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僧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寺庙管理,划定寺庙四至界限,严格佛事活动审批。创建2座省级“文明和谐”寺庙。弘扬“黑水民兵”精神,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军民、军地关系更加融洽。 

  五年来,我们转变作风抓效能,政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强化自我提升、筑牢思想根基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狠刹“不严不实”“四风”等突出问题,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坚持依法行政,持之以恒落实县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7件、政协委员提案300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建立完善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行政裁量权基准范围,理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界限,政府行权进一步规范。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行权事项6164项,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182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5576件、公共服务事项225696件,办结率均达100%。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基层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发布政务信息26500余条,办理县长信箱来信17件、阿坝民声57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执行主要领导“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织紧织密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规范公车使用管理,“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查处各类案件91件,党纪政纪处分102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3.8万元,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综合评价始终保持全省全州前列,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二届县人民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肩扛责任、团结一心,在多项任务叠加、多种挑战并存中把握主线,突出抓好了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致力于强服务、重协调、优环境,保持县域经济平稳增长。在省下达我县上网电量同比减少16亿度、降水量同比减少280毫米、用电需求持续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们主动作为、强化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发电配额,协调联系直供电用户,鼓励支持企业妥善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帮助企业扩能增效,德美、三联、金源等三家水电企业培育为规上企业,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面临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销售渠道狭窄等瓶颈制约,依托中国农业网、四川农业信息网,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引导群众结合市场需求合理生产,提高抗风险能力;精心组织筹备参加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中国西部博览会、四川农业博览会等活动,利用会展平台,加强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搭建2家电商平台,促进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圣洁冰山·多彩黑水”主题品牌,以文化为“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重要景观节点建设,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精心包装设计,强势宣传营销,创优旅游市场环境,推动旅游产业强劲发展。 

  二是专注沟域经济发展定力,着眼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加快西里、二古鲁等水电站建设,深度开发清洁能源,有序推进太阳能光伏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狠抓绿色食品加工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建筑业,工业结构逐步优化。立足沟域特点,科学布局“六大”产业,发挥农牧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农特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按照“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理念,围绕“三态、三微”融合互动,建成七彩甲足、红色昌德、康养羊茸、吉祥营地等6个旅游节点,差异化打造“幻彩吉祥谷”,丰富旅游产品成功举办2016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黑水第四届冰山彩林·生态文化旅游节,“黑水彩林”成为年度“网红”,旅游人次呈爆发式增长,黄金彩林月接待游客达38万人次。依托“互联网+”,引导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家、个体经营户3家,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是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凝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实行重大项目责任分工,强化要素保障,色尔古返乡创业园、西尔芦色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小农水重点县、麻窝农田水利灌溉、石碉楼中心校、农户小粮仓等项目如期建成。强化项目储备申报,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国道347线茂黑路三改二、省道446线黑理路、红扎隧道、西尔芦色水利渠系配套、沙化土地治理、芦花会议旧址改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力推进 

  四是坚持创新举措、组团推进,确保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行“挂图”作战,坚持高位推动突出“六个精准”,完成脱贫对象“再识别”。注重多方衔接,科学编制10个脱贫专项方案,健全脱贫规划体系。优化管理服务,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建好贫困信息“一本帐”和痕迹管理台账,“六有”平台正式运行。认真落实“6+1”帮扶责任,注重激发群众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脱贫共同体”。深化六种关系规律认识,聚焦脱贫标准,实施“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全力确保13个拟退出贫困村、5111781名预脱贫人口达到退出和脱贫标准。 

  五是坚持普惠共享,着力改善民生民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追求,扎实推进“10+1”民生工程,着力办好21件民生大事。统一农房建设补助标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1户、藏区新居280户。重新核定农村低保对象,彻底清理“政策保”“人情保”,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全面完成“两线合一”。落实医疗保障“十免补助”,贫困群众城乡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贫困人口县内就诊率达90%以上,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认真落实教育保障政策,全程护航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设立192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120万元教育扶贫基金、120万元医疗卫生救助基金和3221万元信贷分险金,切实化解群众发展难、就学难、看病难、贷款难等问题。整合资源,科学设定1318个农村公共服务岗位,托底安置940名贫困群众就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深怀无限感激。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砥砺奋进、破浪攻坚,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综合实力晋位升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衷共济、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浙江省帮扶市县、成都彭州市、内江市援藏干部和关心支持黑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生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不宽;高半山基础设施滞后,贫困现状点多、面广、程度深、易反复,精准脱贫压力巨大;法治建设整体推进不够平衡,不同群体之间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管理难度较大;干部队伍创业劲头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深挖潜力、补齐短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及2017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全县脱贫攻坚的决胜期,是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动“五个黑水”落地见效。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委、州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紧盯一个目标、破解两个瓶颈、补齐三块短板、拓展四大路径、建设五个黑水,让各族群众早日过上‘三好两富’幸福生活”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再添举措,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稳定在7%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5亿元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1%;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5.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165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9%。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明显进步,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圆满完成“第一个百年”梦想,基本实现阿坝“中部崛起”。 

  各位代表:明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既定发展蓝图,谋定而动、鼎力而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同比增长6%;粮食产量稳定在1.6万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50元、同比增长8%;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0元、同比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明年,县人民政府将着力为全县人民办好八件大事。一是全面完成33个贫困村退出,7892596名贫困群众脱贫任务;二是开工建设省道446线黑理路和红扎隧道,力争开工建设国道347线茂黑路三改二工程;三是启动建设城市地标“芦花新天地”,加快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四是完成西尔芦色水利主体工程建设;五是完成长河坝绿色食品加工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建成色尔古返乡创业园配套基础设施。七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合格县创建任务。八是实施22个村岷江上游农村污染连片整治。 

  围绕上述目标,明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坚持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突出投资引擎地位不动摇,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交通、水利建设,推进电力通信设施改造,持续夯实发展基础。 

  加速交通主动脉建设。坚定“畅出口、强骨架、织网络”的交通发展思路,开工建设黑理路、红扎隧道,加快国道347线茂黑路“三改二”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动工,推动黑水从“居中不畅”向“交通枢纽”转变。突出交通建设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完成龙坝至洛多乡道及村道提升改造,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 

  加速骨干水利设施建设。落实县级领导包片责任制,实行多线施工、组团攻坚,加快建设西尔芦色水利工程,着力健全农业产业水网体系,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全面启动田间渠系配套项目,切实破除农田灌溉瓶颈。扎实推进中小河流域治理,完成泽盖防洪堤建设,修复长征路水毁堤防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提高群众安全饮水质量。 

  加速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提升群众用电质量。加大协调配合力度,扎实推进马尔康至黑水500千伏、黑水至红原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着力构建川西北能源重要输出通道。实施“宽带乡村”工程,促进“三网融合”,扩大4G网络覆盖面,新增宽带行政村38个、宽带用户3100户;加强与通讯运营商合作,推进“互联网+”项目建设,搭建“智慧民生”网络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 

  二、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增强发展后劲 

  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绿化全川”行动,筑牢生态绿色本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加速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加强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天保二期工程,抚育森林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加大沙化治理力度。加快绿色长廊建设,大力推进造林增绿,新增造林面积3000亩。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完成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岷江上游农村污染连片治理,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 

  持续推进生态效益农业提质增效。坚持“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围绕脱贫攻坚科学布局生态农业产业,实施28个产业示范园标准化建设,带动发展生态蔬菜2.35万亩、特色水果1500亩、早实核桃2000亩、道地中药材3500亩、藏香猪15万头、凤尾鸡20万只、黑水蜂2.35万群。以“效益提升”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产业,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依托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创新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扶持基金作用,大力扶持小微涉农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农业”战略,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健全“农业物联网”追溯机制,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积极推进绿色循环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电工业,加快推进西里、二古鲁等电站建设,积极应对水电输配电价改革,争取上网电量配额,提高企业产能效益,促进水能资源优势转化。积极开发新能源,启动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冰川泉水、圣洁冰川食品公司等加工企业,扎实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集中,集群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着力构建多点支撑的工业体系。力争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9亿元、同比增长3.8%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紧扣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定位,坚持“三态、三微”融合互动,全面推广“幻彩吉祥谷”经验。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创建羊茸·哈德、奶子沟开放式4A景区,深度开发三奥雪山、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加速融入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精心设计、强势推介“达古冰山—七彩甲足—红色昌德—康养羊茸—吉祥奶子沟”精品旅游线路,切实提升“圣洁冰山·多彩黑水”知名度、美誉度。鼓励支持乡村客栈、藏家乐改善接待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消夏避暑游、露营探险游等旅游新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15%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快培育电商龙头企业,搭建O2O销售平台,实现线上订购、线下配送,扩大农特产品网销网购规模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居家养老、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丰富现代服务业产品,促进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物流配送等行业发展。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亿元、同比增长10% 

  三、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 

  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深入实施“八个一批”,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确保33个贫困村顺利退出,7892596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围绕靶向精准全力攻坚脱贫。统筹各类资源,凝聚多方力量,认真处理“六种关系”,全面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贫困根源,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组团化推进脱贫攻坚。细化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方案,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发挥“6+1”帮扶机制“管道”作用,确保政策、资金“滴灌”到村到户。把握川浙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彭州市对口帮扶机遇,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构建“大扶贫”格局。强化自查评估,严格督查考核,巩固脱贫成果,对已退出贫困对象,继续保持政策稳定性、扶持连续性,实现脱贫奔康同步同向。 

  围绕固本培元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中学高中部学生宿舍、食堂及知木林中心幼儿园,改扩建11所幼儿园,优化校点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效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广农村幼儿园“公建民营”模式,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深入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发挥教育扶贫基金帮扶作用,切实减轻群众教育负担继续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合格县创建任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围绕全民健康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妇幼保健院,建设知木林乡、晴朗乡卫生院住院部,配套完善11个乡镇54个村康复理疗室。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建立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机制。依托解放军304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彭州市医疗援助机遇,加大医护人员交流学习力度,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常态化义诊巡诊,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保障政策,发挥医疗卫生救助基金作用,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有效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围绕精神富足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全民健身中心,继续推进城乡社区“文化院坝”、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7场次,免费放映电影1476场次,举办群众性锅庄比赛,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卡斯达温、圈德迪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改建芦花会议旧址,促进文旅相融互动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四好村”创建。 

  围绕稳定增收拓宽就业渠道。深入实施就业创业致富工程,加快建设色尔古返乡创业园。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1400个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低收入家庭、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以“黑水保安”品牌为支撑,加强与就业市场协作对接,扩大就业覆盖面。加快构建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提高群众转移就业能力,实现新增就业700人。 

  围绕兜底覆盖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和集中供养率,扩大工伤、医疗、养老等五大保险覆盖范围,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力度,缓解困难家庭“燃眉之急”。完成藏区新居建设315户、易地扶贫搬迁99户、城市危旧棚户区改造122户,有效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四、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坚定的决心破除观念桎梏,以开阔的视野寻求发展机遇,以积极的姿态深化交流合作,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 

  加强财政金融保障。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和欠税清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保障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县投资平台杠杆作用,用好资源、用活资产、用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群众信贷和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能力。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突出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放活农村资产经营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围绕“放管服”主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助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成渝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承接川甘青结合部发展事项,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县的区域协作。健全对口支援联动合作体系,加强与浙江、成都、彭州、内江等地交流,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全方位合作。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狠抓优势特色项目的策划包装,依托成阿工业园、色尔古返乡创业园、长河坝绿色食品加工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开放格局 

  创新举措抓好妇女儿童、老龄、统计、粮食、史志、物价、邮政、气象、红十字会、外事台侨等各项工作。 

  五、坚持依法治县,加强社会治理,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治蜀兴川”方略,厉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县,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加强社会管控治理。加快构建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好“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有效延伸治安防控触角。深入开展 “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扎实推进“一标三实”、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网络舆情综合应对能力,扩大社会管控覆盖面。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深化“安全生产重点在第一线、关键在操作层面”这一认识,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突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扎实开展交通客运、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消防安全“四种能力”。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规范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顾问和人民调解制度。扎实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建成群众工作信访接待中心,规范畅通信访渠道,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加快推进“四小工程”建设,建成知木林乡知木林村、沙石多乡甲足村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完成21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大民生”带“小民生”,不断改善僧人生活环境。坚持依法治寺、以戒管僧,严格佛事活动审批,创建文明和谐寺庙,实现寺庙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鲜明反对分裂。 

  六、坚持执政为民,强化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能 

  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提升领导发展、服务群众、依法行政、拒腐防变的能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转变作风抓服务。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风向标,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成果,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完善政务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工作高效落实。深化“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导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实现“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依法行政提效率。继续落实政府常务会集中学法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廉洁从政树形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严厉惩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理念,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务、财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未来的五年是我们激情拼搏的五年、跨越追赶的五年、乘势而上的五年,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激情干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担当,坚定信心、豪迈前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大发展”战略:即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区一中心: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川甘青交界地区经济中心。 

  一心一环两带三区:“一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一环”即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为支撑的达古冰山、奶子沟、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三奥雪山旅游环线;“两带”即以果蔬中蜂民俗沟、生态农牧温泉沟为支撑的乡村旅游景观带,以核桃香猪花海沟、药材藏鸡彩林沟为支撑的文化彩林景观带;“三区”即冰山彩林度假区、藏羌民俗风情体验区、音乐彩林休闲度假区。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实体经济的创新力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处理好脱贫攻坚六种关系:处理好干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村摘帽与户脱贫的关系、处理好贫困户与亚贫困户的关系、处理好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关系、处理好脱贫与奔康的关系、处理好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关系。 

  五大扶贫:即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 

  1+10+17+64”脱贫规划体系:《黑水县脱贫攻坚“十三五”专项规划》、《黑水县基础设施建设等10个脱贫专项规划》、17个《乡镇脱贫攻坚规划》和64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两线合一: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低保线与扶贫线之间的差距,实现贫困地区扶贫线和低保线“合一”。 

  一心、两极、三轴:“一心”即以县城芦花镇为核心,“两极”即色尔古镇、知木林乡为次级支撑,“三轴”即以主轴国道347线、次轴省道446线、447线为发展轴线的特色城镇体系。 

  四改两建:即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建院坝、建沼气池或太阳能。 

  五小水利:即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一减一补:即对全县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实行减免保教费,补助生活费政策。 

  三免一补:指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免作业本费、书本费、杂费和补助寄宿制生活费。 

  两减一助:即对全县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教材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 

  1小时医疗服务圈: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促进均衡发展,提升医疗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活力,力保农村群众在1小时内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服务。 

  十免四补助:实行对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人给予补助,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按3万元/人给予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人给予补助,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人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量体裁衣:根据残疾人自身潜能及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服务。 

  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六五普法: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七五普法: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七个转变:引导外出人员由松散向紧密转变、由游商向坐商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由忽悠向诚信转变、由观望向参与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大民生”带“小民生”:指以“社会大民生带寺庙小民生”工程,促进寺庙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紧盯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目标’,破解交通、水利‘两个瓶颈’,补齐教育、卫生、精准扶贫‘三块短板’,拓展生态效益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绿色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四大路径’,建设活力黑水、法治黑水、生态黑水、开放黑水、幸福黑水‘五个黑水’,让各族群众早日过上‘三好两富’幸福生活”。 

  三态、三微:“三态”即业态、文态、生态;“三维”即微景观、微环境、微田园。 

  八个一批:即实施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致富一批,党建扶贫帮扶一批,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和发展电商致富一批,外出人员就业致富一批。 

  十大行动:即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水利扶贫行动,电力、信息网保障扶贫行动,产业扶贫行动,文化惠民扶贫行动,生态扶贫行动,新村扶贫行动,教育扶贫行动,卫生扶贫行动,巩固提升扶贫行动。 

  三重一大:指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 

  两集中、两到位:指为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三个不直接分管:即不直接分管财务、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不直接分管工程建设。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绿化全川行动:以开展植树造林、推进扩绿增绿、恢复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统筹实施绿化行动,实现全川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02O销售平台:英译为:Online to Offline,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或预订(预约)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 

  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两不愁”即 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天网工程:通过在交通要道、公共聚集场所以及治安复杂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利用网络把一定区域内所有视频监控点图像传播到监控中心,对强化城市综合管理、预防打击犯罪和突发性治安灾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雪亮工程:在农村居民聚居区域、人员活动频繁场所、主要交通要道等安装公共安全监控,实现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无缝覆盖。 

  一标三实:在警务运用平台中录入人口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 

  五个全覆盖: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覆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定期向本级纪检、组织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 

  四种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信访“三无”:无进京非正常上访、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到省集访。 

  四小工程:即小路、小桥、小水利、小能源。 

    

附件下载:

审核:

责编:

分享到:
0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