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县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大发展战略和州委、州政府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沟域经济为路径、以生态产业为主线,卯足干劲、锐意进取,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活力持续增强。
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州统计局审定,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409万元,居全州第6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居全州第11位,比全州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74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69%,拉动经济增长0.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7476万元,比上年增长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8%,拉动经济增长5.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83%,拉动经济增长1.6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9.5:74.4:16.1调整为9.7:73.8:16.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优势凸显,水电、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得以不断壮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928元,较上年增长5.5%。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由于水电企业的强力拉动和县食品厂、冰川泉水公司等特色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充满蓬勃生机。2015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2734万元,比上年增长4.9%;占GDP比重为5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第二产业增加值92249万元,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60万元,比上年下降0.2%。
农 业
生态农业效益凸显。突出沟域经济布局,以实施产业扶贫为核心,以发展六大产业为主线,整合资金8900万元,着力打造河谷特色产业、半山生态产业、高山畜禽产业“三条经济带”。建成6个果蔬示范园,带动种植生态蔬菜2.01万亩、特色水果3000亩;新定值早实核桃4200亩;种植中药材5300亩。建成8个养殖示范园,加快生态农产品品品牌培育,“黑水凤尾鸡”入选全省十佳地理标志。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专合组织93家、种养大户880户,辐射带动群众2500户。
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9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林业总产值5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5%;牧业总产值149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服务业总产值29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0744万元,增长5.1%。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96万千瓦。农作物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7092吨,较上年增加1171吨,增长7.4%;肉类总产量实现5147吨,较上年增加581吨,增长12.7%。
工业和建筑业
绿色能源工业稳步推进。突出绿色循环导向,启动光伏能源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探索工业经济新路径。深挖水电工业潜力,加快推进力威、二古鲁等电站建设,水电总装机达121.4万千瓦,毛尔盖、色尔古等20座投产电站平稳运行。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3013万元,居全州第3位,同比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居全州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563803万度,同比增长1.2%。加大“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全面启动绿色生态食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多元化稳步推进。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户,从业人数63人,实现总产值287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资引领发展。围绕“梯次化储备、联动化争取、网格化推进、组团化攻坚、常态化招商”的项目工作思路。全年确定了99个支撑项目。2015年,我县水电开发投资逐步回落,第三产业投资发展加快,投资项目增多。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294万元,居全州第11位,较上年增长7.2%。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169294
万元,完成农房投资21000万元。主
要特点:
一是项目增长较快。全年施工项目99个,比上年增加25个,新开工项目48个,比上年减少2个,年内投产项目4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7081万元,较上年增长19%。
二是产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452万元,占7.6%。第二产业投资30080万元,占15.8%。第三产业投资首次达到145762万元,占76.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中由以工业投资转变为以交通运输投资为主导。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减缓。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43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07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1015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675万吨公里。邮电通讯业发展减缓。2015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为3029万元,较上年下降10.6%。全年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018户,较上年增长25.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389户,较上年下降8.3%。国际互联网用户7750户,较上年增长3%。
国内贸易和对外开放
内需消费日趋繁荣。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商业批发零售、农贸市场、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理疗卫生等商业服务业稳步发展,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产业逐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75万元,居全州第10位。比上年增长13.8%,增幅居全州第3位。其中:城镇市场完成32469万元,增长13.9%;乡村市场完成6206万元,增长13.7%。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33648
万元,增长13.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
财政、金融、旅游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培植税源,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749万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56万元,居全州第7位。同比增长11.8%。其中:各项税收达到5698万元,较上年减少5.5%。科学编制“四本预算”,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突出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保障支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3197万元,较上年增长50.5%。其中:科学技术支出296万元,较上年减少0.7%;农林水事务支出25322万元,较上年增长50.8%;教育支出13994万元,较上年增长28.8%;医疗卫生支出10878万元,较上年增长54.5%。金融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6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636万元,增长10.3%。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988万元,较上年减少5.1%。
围绕做强“冰山、彩林”品牌,持续在秋季旅游上发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强化宣传营销,引领旅游产业整体发展。乡村旅游活力彰显,旅游知名度得到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游客121.48万人次,居全州第8位,比上年增长19.3%,增幅居全州第3位。实现旅游总收入116332万元,居全州第8位,比上年增长24.5%,增幅居全州第5位。
教育、卫生、文化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5年,全县共有17所学校,其中:小学校15所,普通中学2所。小学入学率达99.6%;初中入学率105.7%;高考录取率为89%;学前三年平均入园率为74.5%。在校学生总数为5600人,其中小学生373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866人。小学专任教师数33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60人。
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6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人,拥有床位170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49688人,参合率达99.08%.。
文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强县”工程。实施20个村农民健身工程,建成县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抓好“卡斯达温”等国家非遗文化传承,加强14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及17个乡镇文化站,开展送文艺下乡15场次,免费放映电影1482场次。组织参加“甘肃迭部国际大力士中国公开赛”、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州运会等赛事,取得优异成绩。精心编排《黑水锅庄Ⅱ》及本土民族歌舞,组织参加各类旅游节庆演出,成功举办“黑水人舞动金秋.原生态锅庄汇演”,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人 口
全年人口出生率6.49‰,人口死亡率3.46‰,人口自然增长率3.04‰,全县城镇化率达34.45%。年末,全县总户数19496户,其中农村14508户。年末总人口60854人,其中男性30516人、女性30338人,农业人口52901人、乡村人口52280人、城镇人口达2.19万人,非农业人口7953人。在总人口中:藏族57201人,占总人口的94%;汉族3095人,占总人口的5.09%;羌族460人,回族61人,其他族37人。全社会从业人数3. 9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9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0.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1.89万人。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提升。通过国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和事业单位职工绩效工资的实施,增加公务员、事业人员的艰边补贴和过渡性补贴,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18元,居全州第8位,比上年增长8.08%,增幅居全州第4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546元,居全州第12位,增长13.12%,增幅居全州第8位。
深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群众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5490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361人,兑付养老金2425.2万元,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参保3022人、职工医保参保5393人,兑付医保金1757.2万元;实施医疗救助2590人,发放救助金393.5万元。规范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城镇居民低保累计救助22770人次、发放低保金481万元。农村低保累计救助204180人次、发放低保金2041万元。五保供养225人,发放供养金81.5万元。供养孤儿29名,兑现生活保障金23.6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